导读:今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七连增”。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七年增产,一年比一年难,尤其是今年的增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来之不易,更加来之及时。

【艾凯资讯】
    又是一年好收成!综合各地粮食主产区传来的喜讯,今年全国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七连增”。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七年增产,一年比一年难,尤其是今年的增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来之不易,更加来之及时。它为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首去冬今春西南的特大干旱百年一遇,今年年初东北西北的雪多雪大、持续低温,北方的低温天气多年少有,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经历了东北和南方汛期的洪涝,东南沿海接二连三的台风,谁能想象得到,在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的高起点上,又撞上了这样一个极端天气异常肆虐的年份,今年的粮食生产能够再上台阶?但是,奇迹就是这样发生了!这一粮食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实践,对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对一个正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民族,对遭受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重创的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在这个庆祝丰收的时刻,回想一路征尘,梳理探索艰辛,我们会发现,“七连增”的铸成,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探索和重要成果;也昭示世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一条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清晰可见。

    世界粮荒,中国不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稳定发展夯实了中国崛起的基础

    “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也是撬动王朝兴替最根本的力量。但是,尽管“王朝兴替如走马”,饥饿始终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以超迈古今之力,矢志解决困扰中国数千年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有两次粮食增产超过五个年份的记录:一次是从 1950年到1958年,通过改革土地所有制关系,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空前解放了生产力,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第二次是1962年到1967年,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的加强和单产水平提高,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其他阶段粮食生产一直没有走出“两丰一平一减”的周期循环。虽然经过了艰辛曲折的探索,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由于粮食生产起点太低,总体生产力水平又很落后,特别是还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以致温饱问题始终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中国的面前。

2009-2010年中国粮食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


    真正横扫饥饿阴霾、跨越温饱大山的是始自1978年的农村改革。小岗18位农民在一个寒夜点燃了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发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中央的及时总结并推向全国,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焕发,粮食生产的潜能不断迸发,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8000亿斤水平。此后经过12年艰苦努力,1996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万亿斤大关,达到10091亿斤水平,1998年,粮食产量更创10246亿斤的纪录,1999年粮食产量稳定在 10168亿斤。但随后四年粮食产量连续下滑,2003年下滑到8614亿斤。面对粮食生产和供求令人忧心的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顺应民心,凝聚民智,集中民力,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农业,扶持农村,促进粮食生产,极大调动了各地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稳步恢复发展,实现了难得的七连增”,且从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万亿斤。2004年至2009年六年共增产粮食2002亿斤,年均产量超过1万亿斤,达到10042亿斤。

    粮食“七连增”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关键的历史时期、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严峻的自然气候条件下取得的。2008年全球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欧美,冲击世界,一些国家发生了粮食危机、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面对危机,中国从容有效应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世界粮荒,中国不荒;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份从容背后的底气,正是源自我们有连年的粮食丰收和充足库存,正是源自我们有1万亿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七连增”向国内外彰显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的基础实力,它告诉世界,中国人不仅能够养活中国人,中国人还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连续七年的增长,连续四年的万亿斤粮食,分量之重难以想象,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它既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有力应对,又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既为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划上了一个闪光圆满的句号,又为“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局奠定了一个坚实良好的基础。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个重要时期,我们可以断言,粮食稳定发展对中国的贡献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充足的粮食供应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积累,而且因为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还为工业和服务业输出了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粮食的稳定发展,夯实了中国崛起的基础,创造了中国腾飞的奇迹。历史和现实表明,粮食的稳定发展终结了中国的饥饿历史,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警诫我们,如果因为放松农业、忽视粮食、心存麻痹而导致粮食发展的大幅滑坡,不仅会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失去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还会发现,到时候,即使再有钱,国际市场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中国人!没有粮食的稳定发展,我们不可能创造如今的辉煌;失去粮食的稳定发展,我们也难以创造未来的辉煌!

    资源约束,气候极端,成本高企,市场冲击

    ——万亿斤生产能力失而复得尤为艰重不易

    粮食“七连增”,特别是连续四年创造新的历史纪录,年均产量达到1万亿斤以上,这相比以往粮食发展尤为艰重不易。

    从资源供给看,这几年粮食恢复发展的资源约束加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粮食安全的实质是国家耕地和淡水的安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扩张,对土地和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这七年间,耕地面积每年平均减少约400万亩。淡水资源供给从南到北全面趋紧,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凸显,生产、生活、生态争水矛盾加剧。这样的资源条件,制约了粮食的发展空间。同时,劳动力资源也在逐渐流失,随着有文化、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素质偏低。

    从气候条件看,这几年粮食恢复发展的灾害影响加重。近些年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出现,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多发连发频发重发。北方南方粮食产区一些年份出现严重干旱,一些年份又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南方主产区还多次遭受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气候变化也使作物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种类、地域等出现新的情况,综合防治难度加大。

    从生产成本看,这几年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一直居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种粮积极性。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步枯竭,以及矿石、硫酸等资源短缺,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劳动力成本增加,用工成本迅速加大,粮食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

    从市场条件看,这几年粮食恢复发展的市场制约加剧。近些年来,国内粮食价格较低,波动严重,影响因素增多,耦合性增强,除基本的供求关系变化外,调控政策的变动、自然灾害的发生、社会游资的炒作、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偶发等等,增加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进口对国内粮食价格和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在资源约束加大,灾害影响加重,比较效益下降,市场制约加剧的不利条件下,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殊属不易!万分难得!而且更难得的是,这几年粮食产量与质量同步提高,实现了高产优质。2004年至2010年在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粮食的优良品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优质率不断提高。2009年粮食的优质率达到60%以上,比2003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重中之重,强农惠农

    ——重大理论创新开创粮食发展新局面

    粮食是阳光雨露和大地的结晶,几千年来,农民总结了大年小年、荒年熟年的规律。粮食生产严重依赖于自然气候,一直是“望天收”。在新中国的粮食发展史上, “两丰一平一减”、“逢灾必减”的怪圈也长期困住了粮食发展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七连增”无疑是一个打破怪圈的伟大奇迹。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对领航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先贤的告诫仍然是铮铮良言。农业的稳固、粮食的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始终是基础之基,始终是根本大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三农”工作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农”理论体系。

    2003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三农”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4年9月,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2006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他明确要求,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2008年9月,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在粮食大省河南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时强调: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抓得紧而又紧。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把党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广大农民和种粮地区的积极性;要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2008 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作报告时指出,实现全会确定的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要遵循的第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10年1月1日,胡锦涛在河北省三河市考察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时,提出“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农民收入不徘徊,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的要求,在连续几年农业形势比较好的背景下,再次强调“三农”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3月27日,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0年6月,温家宝在河南省实地察看小麦收割和收购情况时强调,“三农”问题始终事关全局。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至关重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抓好今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特殊重要意义,毫不松懈地抓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对农业和粮食发展工作始终抓得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有力指导。2009年12月,回良玉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要求:“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在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搭建提升粮食产能的综合平台,统筹部署、整合资源、集成要素,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扩大粮食高产创建实施规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些重要论断和明确要求,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正是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引下,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时俱进地提出,一系列具有里程碑、转折点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顺势而为地出台。从2004年开始,中央按照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和“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连续下发了七个以加强“三农”为宗旨的“一号文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指明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根本要求。这七个“一号文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重农政策的集中体现,主题虽各有侧重,但都把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都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予以部署和强调。完全可以说,七个“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粮食稳定发展,大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粮食“七连增”的理论基础。

    理论创新催生实践创新。七个“一号文件”既秉承党的“三农”理论创新成果,又因应时势连续推出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形成了日益完整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框架体系。如: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四项补贴政策,并且不断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水平;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且逐年提高价格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用于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的投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一系列重大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项目等。

    实践创新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各地农民群众纷纷说,过去种田“交公粮”,现在种粮拿补贴。对中央惠农政策的感激认同之情溢于言表。这些补贴,虽然数额不大,但向农民群众发出了强烈政治信号,给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都吃了定心丸。

    这一系列“三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为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七连增”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在“三农”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粮食稳定发展的科学选择。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工作推动,群策群力

    ——奇迹的创造看似偶然实为必然

    人们不禁要问,粮食“七连增”,尤其是在今年极端天气异常频繁条件下,全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这样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是不是一种偶然?看似偶然,偶然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必然。梳理七年来粮食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粮食发展始终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行,粮食的连年增产、产能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三农”工作上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基础的战略思维,得益于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重农抓粮工作扎实有效,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得益于应对各类灾害措施及时有力,得益于国家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七连增”是政策的产物,是科技的结晶,是投入的回报,是工作推动的结果,是上下同心、各方支持、群策群力的成果。

    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推动了粮食稳定发展。这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在“加减乘除”上做足文章,粮食和农业生产政策实现了从 “取”到“予”质的转变。全面取消粮食生产的各种税费,做尽了“减法”;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制度,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做足了“加法”;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制度和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水平逐年提高,做好了“乘法”;出台政策,支持专业化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关系上将单打独斗的农民组织起来,降低成本和风险,做实了“除法”。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纵向包含了产前、产中、产后,横向覆盖了不同粮食产区、不同作物等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从零散支持到系统支持的跨越,基本形成了促进粮食增产的完整政策体系。这几年,国家制定的“三农”政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针对粮食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及时出台指向性强、含金量高的应对政策。2008年3月,针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冲击和国际粮价暴涨的影响,国务院出台了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10项措施。2009年5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专门出台了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8条措施。今年,在夏粮生产的关键季节,出台了小麦弱苗施肥补助政策;在南方双季晚稻、东北粳稻生长的紧要关头,出台了增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政策。这些重要政策,成为促进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工作推动的扎实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发展。近几年,特别是在抗灾减灾任务繁重、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行政推动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工作推动力度,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尤其是在今年,工作推动的力度最大,国务院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工作。农业部迅速采取得力措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在关键时刻的部署,及时调度农情、研判形势、部署工作、指导服务。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行政推动的工作格局已开始形成,体现在强化协调、加大支持上,体现在广泛动员、汇集力量上,体现在指导服务、推动落实上,体现在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上,尤其是在播种面积落实、重大技术推广、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背景下,依靠必要的行政推动是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应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

    科技贡献的逐步加大支撑了粮食稳定发展。从近几年粮食生产情况看,粮食增产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对提高单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抗灾、科技增产成为近年粮食生产中的突出亮点,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十五”末的48%,提高到目前的51%,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和物质等要素投入的贡献份额。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在粮食生产中起到了支撑作用,6年来,已经从2005年推荐的50个品种20项技术扩展到今年的150个品种80项技术,全国800个示范县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覆盖率已经超过9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构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快速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作为综合技术展示示范的平台,今年的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5000个,比去年增加了2400个,覆盖了所有农业县,部分主产区已开始展开整乡整县整建制试点,使大面积平衡增产成为了可能。数据表明,科技进步,提升粮食产能,由单产增加引起的总产增加,抵消甚至超过因为耕地面积减少而导致的粮食总产下降的影响,增产部分的科技支撑权重已经达到了80%左右。

    生产能力的连年提高确保了粮食稳定发展。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基础设施能力的加强,使得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能力。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农业科技推广不断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规模不断增加,粮食高产创建大范围推进,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从2003年到2009年,全国超级稻面积增加近1倍,玉米高产耐密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4.2个多百分点,农机总动力增长48.8个百分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15.3个百分点。

    灾害应对的及时有力有效维护了粮食稳定发展。这几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突出背景是自然灾害多,粮食和农业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与灾害作斗争、加强防灾减灾。 2005年黄淮海麦区遭遇干热风,2006年北方冬麦区出现冬前旺长,2008年年初南方遇到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北方冬麦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干旱、低温、雪灾、洪涝、台风灾种俱全,灾害贯穿全年,影响波及全国。灾害持续考验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应对水平,面对不断袭来的严酷自然灾害,各地不断创新防灾减灾思路,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面积增加、主产区贡献保证了粮食稳定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2004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连续7年增加,今年达到16.5亿亩,比历史最低点2003年的14.9亿亩增加了1.6亿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加最快的时期。这7年,粮食增产的四成以上来自于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在粮食实现“七连增”的过程中,主产区的作用突出而重大,贡献卓著而明显。毫不夸张地说,实现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主要依靠主产区。数据表明,在最近6年全国粮食增产的2002亿斤中,91.2%来自13个粮食主产省,2009年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4左右。

    粮食“七连增”,连续四年产量稳定在万亿斤以上,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现有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是对资源要素的充足利用,是对人的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建设,既要巩固现有生产能力,又要加快建设、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尤其是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适合国情,顺应民意;因应农势,探寻规律

    ——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回顾七年来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轨迹,令人鼓舞,催人思考。在土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极端气候条件频出等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打破了几十年来的“两丰一平一减”的怪圈循环,实现了连续多年丰收,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进展,是粮食稳定发展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为探索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获了重要的启示。

    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农民愿望,符合产业要求,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阶段粮食发展规律,继续深化、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粮食发展方式,对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农业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必须始终把粮食安全置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既是一般性消费品,又是特殊的商品;既是工业原料,又是战略性物资。因此,粮食安全既有国民经济系统的经济特性,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有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政治特性,是一国国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的保障,必须始终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地位。

    国家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繁荣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看科技实力、工业实力,二三产业实力,但更要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其他实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其他实力才有巩固和提高的基础。同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其他实力的集中体现。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装备水平、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扶持政策又都取决于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因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必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如果粮食进口过多,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中国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国际市场也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粮食是基础性的战略产业,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赖粮食进口,绝不能把粮仓建在别的国家,绝不能把饭碗放在别人手里!当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目标仍是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始终加大对粮食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必须始终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作为粮食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发展粮食生产,要努力让重农抓粮的地方政府在政治上有荣誉、财政上有实惠,让务农种粮的农民收入年年有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年年有改善。对务农种粮的农民,要坚持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这项政策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要逐步加强,不断完善补贴办法,逐年提高补贴标准,给农民持续、强烈的信号。要坚持完善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成本变化、农民生产收益以及物价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实现粮食价格稳步、温和上涨,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确保增产增收。对地方政府,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普惠”政策要继续倾斜,“特惠”政策要继续完善。国家支持“三农”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向粮食产区倾斜,激励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状况,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必须始终把加强主产区建设作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自给率达到95%以上,需要突出抓好主产区和核心区建设。实践表明,主产区是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稳压器”、“定海针”,具有左右全局的重要作用。实现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要依靠主产区。实现全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主产区肩负着更加光荣、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主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商品量、调出量和储备量也多,对稳定全国粮食供应和市场价格的作用很大。只要主产区粮食调出量和库存有保障,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就有了保障。而且,主产区耕地多,生产条件好,还有一定的后备荒地资源,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大。只要把主产区的粮食增产潜力保护好、发挥好、利用好,满足全国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就有了长期可靠的保证。

    必须始终把健全粮食市场调控体系作为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对粮食仓储设施和流通的控制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004年,全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购销、加工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粮食订单生产,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为农民提供粮食产销服务。一批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这为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当前,粮食价格虽然有一定的涨幅,但也要未雨绸缪,加强和改善粮食市场调控,完善政策性粮油收储办法,防止谷贱伤农,保证市场供应。还要合理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粮食应急网络。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强化从收获、运输、储存、加工和消费全过程的节粮措施,减少粮食浪费和损耗。

    必须始终把建立完备的防灾减灾体系作为粮食稳定发展的安全保障。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立足抗灾夺丰收成了每年工作的基本思路。虽然灾害发生不可控,但只要遵循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面对严峻的形势,各地防灾减灾有力有序及时,农业防灾减灾有效机制开始形成,农业防灾减灾技术趋于成熟,应急响应机制初步建立,病虫害地区间联防联治、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控方式日益完善,实现了由被动抗灾减灾向主动防灾避灾转变。

    实践表明,正是在粮食发展中既适应国情和规律,又从农业的特性和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出发,通过持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充分运用有力有效的行政推动,才保持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虽然粮食实现了“七连增”,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忘挑战。应该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粮食消费的多样化需求逐年增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增强,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市场竞争仍在加剧,灾害呈现多发常态,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难度日益加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种种不确定因素,粮食稳定发展任重道远,潜力巨大!困难巨大!决心巨大!

    站在“七连增”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新的突破,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是“十二五”时期“三农” 工作的重大课题。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就一定能长期而稳定地保障13亿人吃饱又吃好。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亿万农民的积极参与,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将赢得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转载,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