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年我国棉纺市场发展概况

 正文:

        对棉纺织行业来说,今年是困难的一年,同时又是转变的一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不景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纺织原料价格大幅度动荡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棉纺行业整体运行压力较大。但压力带来动力,困境逼迫棉纺行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全行业迫切需要面临的问题。困境之中,各企业发挥所长,积极探索破冰之术。
  
         典型数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纱线总产量3002.0万吨,同比增长14.7%,布累计产量为591.1亿米,同比增长10.9%。
  
        编辑点评:原料成本上涨加之市场形势低迷,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而高涨的用工、用电成本,使得企业不敢松懈,只能用产量的增加来弥补利润的下滑。今年我国纱线、布产量并未像年初所预测的那样出现大量减少,各月产量依然是稳步增长,其中纱线产量最大的省份依然是山东和江苏。
  
         典型数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棉制纺织品进口额同比增长24.9%,达到53.4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棉纱线进口额达35.7亿美元,同比增长46.0%,占进口总额的67%。

       2013-2017年中国棉纺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今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30.16万吨,同比增长95.8%。进口棉花在今年出现两个波峰,第一个波峰在2~3月,此时期国内收储临近尾声,国内棉花基本入储,而内外棉价差持续超过3000元/吨,企业纷纷通过配额进口国际低价棉保证原料供应。第二个波峰阶段是5~7月,该时期企业用棉紧张,部分剩余配额集中在这个时期进口棉花。
  
        因棉花“倒挂”导致的进口额猛增还突出表现在棉纱线市场。前三季度,棉纱进口额增长迅猛,进口量逐月攀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108.8万吨,同比增长74%。
  
        今年以来,我国棉纺织行业进出口市场呈现出上游棉花棉纱进口需求持续旺盛、下游棉制纺织品出口乏力的态势。造成国外纱线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内外棉价差。进口棉纱线不受配额的限制,当国际棉价大大低于国内时,国外棉纱线在价格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对进口棉纱线的需求越来越大。

棉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