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年的盛况是买家非常积极,特别是2007-2008年年初买家追着卖家跑,争先恐后地在中国抢项目。”中国第一批从事清洁发展机制(CDM) 项目咨询的孙兴芳(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年的盛况是买家非常积极,特别是2007-2008年年初买家追着卖家跑,争先恐后地在中国抢项目。”中国第一批从事清洁发展机制(CDM) 项目咨询的孙兴芳(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然而,好景并不长。2008年出现全球经济危机之后,CDM市场由此前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而且整个行业也出现第一波“跳槽热”;此后,随着欧盟碳市场的进一步低迷,大量相关从业人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跳槽。

  孙兴芳是“撤退大军”其中的一员。“其实进入这个行业时,我便有过顾虑。当时还和周围的同事朋友讨论了很久。”孙表示。

  经过讨论,她很务实地看到了一点:如果《京都议定书》不存在,这个行业也就基本不存在了。

  事实上,所谓清洁发展机制,它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起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履行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限排或减排义务。

2013-2017年中国电极类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核证减排量(CER)签发总量约为11.5亿吨,其中约55%来自中国。

  然而,2012年12月31日《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已过期,而其第二承诺期由于发达国家减排雄心的不足以及“跳船”国家的增多等原因使得第二承诺期形同虚设,供过于求。

  气候生意就是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气候谈判的结果一部分也造成了欧盟市场上碳价无限下跌,几乎到达崩盘。

  “这样的价格让买卖双方不再有动力,我们做到今年5-6月份就没有核查的单子了。”如今依然供职于第三方审核机构(DOE)的曹林(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

  碳价持续低迷

  当时我留下的重要因素是:坚信全球变暖。

  孙兴芳大学一毕业便进入了一家外资咨询公司。2011年出于对行业的失望,便开始了寻找新的工作,现在已经在一家环保机构工作。

  “作为早期投身于 CDM行业,我也见证了当年行业的兴盛。”即便已经离开CDM圈已有一年之久,但谈及过去孙兴芳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她向本报记者回忆并描述了当年的盛况:2007年-2008年初,CDM买家很积极,是一个买家追着卖家跑的时代。

  另外,就从业人员来看,由于买家需求的旺盛,大量小咨询公司开始出现。

  “由于做CDM咨询所需的技术性并不强。只要有一个办公室,找几个懂英文的人写写项目设计文件表格(PDD),老板又能拉到项目就可以做了。”孙表示。

  然而这份市场活力的保存期限并不长。

  2008年,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狠狠地冲击了这个刚刚萌生的行业,洗掉至少1/3靠CDM链条而活的公司,包括咨询公司和小的碳基金公司。

  “碳市场此时也就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孙表示,大量相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新的职业旅程。

  不过,当时孙兴芳很幸运,因为她所在的咨询公司实力较为雄厚并没有倒闭,因此很幸运地留了下来。

  “其实,当时支撑我留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坚信全球变暖的事实。”孙表示。

  此后,随着欧盟减排意愿的不足以及碳信用量过多,也造成碳价进一步地走低,从2008年的20欧元/吨低至如今的0.35欧元/吨左右。

  据点碳统计,过去4年碳信用额的价格跌幅超过95%。

  “鉴于此,不少买家和卖家之间开始签订浮动价格合同。” 曹林表示,而此前发改委为了保证卖家的利益要求设定交易价格以8欧元/吨保底。

  “CDM圈”转型

  新业务包括碳盘查、碳足迹、水足迹等。

  另外,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洗掉了一些投机分子,很多CDM买家包括中间投资者还是依然对国际谈判保持着信心,认为即便此时市场碳价格降低,但还是有可能会上升。

  然而,这一点至今并未能够实现。

  全球气候谈判在近年来一直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基调为保守妥协,各国并没有体现出减排的雄心,全球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京都议定书》第二期都已名存实亡。

  而CDM的市场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京都议定书》,很多原本维系着市场的中间投资商看到“靠山”都已摇摇欲坠,在这无利可图的形势下纷纷撤离碳市场。

  “一些买家员工已经转为了兼职。”曹林表示,特别是2009年之后,很多国际碳商纷纷开始撤资,并开始转型或减少了碳交易领域的投资。

  包括众所周知的Camco、英国3 C公司(Climate Change Capital)、英国辛迪克(Sindicatum Sustainable Resources)、瑞士瑞信银行等公司都开始更多转向了关于清洁能源新形式的投资。

  “和其他市场不同,碳市场是一个在政治意愿之下构建的市场。是靠政治承诺而兴旺。”瑞士瑞信银行碳交易部门主管费瑞德(Fred Allan)曾表示。

  据点碳(Point Carbon)报道,日本三井商社( Mitsu)副总裁马丁克拉科内尔(CRACKNELL)在布拉格的一次会议上表示,“需求相当疲软,2013-2014年价格不会反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的碳价已十分低廉,低到不值得花钱去申请签发。”

  “当然,目前还有一些具有政府背景强硬的机构比如奥地利和丹麦等公司还在继续购买。”曹林表示。

  除了买家以外,靠着CDM机制起家的咨询和审核机构也纷纷开始转型。

  “这是一个趋势,像我所在的核查公司开始了新的业务,其中包括碳盘查、碳足迹、水足迹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曹林表示。

  中创碳投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对本报记者表示,CDM确实已经没有了市场。“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没有了买家,如果再坚持也只是开一天亏一天。”

  “中创碳投2012年靠CDM的收入已经不到公司的50%,2013年会更少。”钱表示,公司2010年成立时我们就已经开始更关注国内碳市场的构建以及交易培训等。

  国内市场待看

  对国内市场的建立并不乐观。

  但是,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名存实亡,CDM的命运面临着挑战。此外,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减排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被认为是CDM最大受益方的中国将不会受到此前的待遇。欧盟已明确发出“禁令”,不再购买来自中国的项目。

  原来以为可以为CDM未来指出一条道路的2012年多哈气候变化大会上也并未过多涉及碳价低迷等问题,而关于创立新的碳市场的谈判也未能取得进展,不过这件事将会在2013年得到讨论。

  不过,2013年中国7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全面启动对于中国“CDM圈儿”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而且国家已于2012年6月颁布了《中国温室气体资源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

  此前,有消息指出这或许为中国 CDM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中国在联合国注册的项目能够成为中国可供交易的减排量。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碳市场分析师曹晓磊也对本报记者表示,靠国内碳市场试点刺激减排需求量不抱太大希望。“因为国内碳市场一开始为了吸引参与,很大程度上会发放大量的减排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