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2008年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描 述 〗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产业累计完成收入5834.3亿元,同比增长21.5%,高出电子信息产业增速3.5个百分点,产业规模是5年前的5.27倍,平均每年增长39.4%;拥有软件企业14388个,是5年前的3.06倍,平均每年增长25.1%;从业人员152.9万人,是5年前的2.6倍,平均每年增长21.1%。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产品结构、研发水平和人员构成都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市场不断向大企业集中,产品不断向服务型转化,技术不断向国际前沿推进,人员不断向知识性技术性高学历聚集。从产业规模看,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大企业优势日趋明显。2007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4388家,比上年增加了近2000家,是5年前的3.1倍。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前100家企业门槛明显提升,2007年前100家企业的门槛为2.7亿元,是5年前的2倍;排名第一的企业规模为416亿元,是5年前的7.5倍(2002年为55.4亿元)。在软件业务收入前100家企业中,软件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8家(2002年仅有17家),是5年前的2.54倍;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有5家(2002年仅有1家)。从产品结构看,软件技术服务和基于制造业的嵌入式软件发展较快,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收入5834.3亿元,其中:软件技术服务收入1373.8亿元,占软件产业收入的23%,比5年前提高了4.4个百分点,是5年前的6.7倍;嵌入式软件收入1416.2亿元,所占比重为24.3%,是5年前的4.3倍;软件产品收入1782.8亿元,所占比重为30.5%,与5年前基本持平;系统集成收入1067.7亿元,所占比重为18.3%,比5年前下降了2.9个百分点。从技术水平看,各企业都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向国际前沿推进。2007年全行业完成基础软件收入190亿元,占软件产品收入的10.6%(2002年为2.4%),是5年前的9.5倍;中间件收入109.4亿元,占软件产品收入的6.1%(2002年为3.9%),是5年前的3.4倍;IC设计收入193亿元,比上年增长80.6%,占软件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2%提高到3.3%。从人员构成看,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知识结构更趋优化。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为152.8万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37.5%,比5年前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在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63.2%,比5年前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比例为10.1%,比5年前提高了2.9个百分点。
  国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利好因素颇多。一方面,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带动下,信息化需求的上升将拉动软件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3G(第三代移动通信)等的辐射效应,使部分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架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我国软件业自身发展规律,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及需求,我国制定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产业的发展目标。
  当前,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主要依靠智力资源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绿色引擎”。全球服务离岸外包的潜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650亿美元,到2010年,外包总值将达到8000至10000亿美金。软件运营服务(SaaS)也逐渐成为软件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已吸引了用友、金蝶、中企动力、阿里软件、IBM、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金算盘、奥林科技等行业巨头在内的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IT服务公司、新兴公司五大势力集团高调介入。一场以软件运营服务(SaaS)为目标的“战略抢位大战”即将拉开。到2011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产业将突破400亿元,达到406亿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
  软件业的过去10年,是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用友、东软、金蝶、新中大等一批民族企业凭借其自有知识产权,树立起了中国本土的软件品牌。中国软件市场在发展了十几年之后,现在还面临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足、软件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中国软件为何会面临这些问题?未来又将出现哪些机会和挑战?外资的渗透,到底对我们是利是弊?中国软件该如何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目 录 〗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章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软件产业界定与价值链分析
一、软件产业的界定
二、软件产业的价值链
第二节全球软件市场状况
一、EMC布局中国分析
二、国际软件外包多元化转移
三、全球软件业规则变更分析
四、全球软件混合ERP市场分析
第三节世界部分国家软件开发分析
一、美国软件开发分析
二、印度软件开发分析
三、日本软件开发分析
第二章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外界环境对软件市场的影响
一、软件市场尚需完善“软环境”
二、软件产业扶持新政分析
第二节软件行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一、2007年1-12月工业生产分析
二、2007年1-12月社会消费分析
三、2007年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2007年1-12月对外贸易分析
五、2007年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第三节软件行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二、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四、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
五、中国软件行业基本公约
第二部分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第三章软件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一、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2007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分析
三、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四、2020年信息产业规划纲要分析
第二节电子商务行业对软件业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市场差异化竞争分析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分析
三、中国B2C电子商务的现在与未来
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与ERP的集成
第三节计算机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一、2007年计算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二、2007年笔记本市场品牌竞争力分析
三、2010年全球个人计算机发货量预测
四、软件产业对高性能计算的影响
第四节IT及IT培训行业发展分析
一、IT培训标准分析
二、软件培训模式分析
三、2007年IT软件培训热点
第三部分行业市场运行分析
第四章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软件行业发展现状
一、2007年中国软件市场分析
二、2007年中国软件收入及经济指针
三、2007年中国软件业全球占有率
四、2007年中国软件业的机遇和威胁
五、中国软件行业全球化分析
第二节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2007年软件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二、中日合资软件企业发展难题分析
三、软件企业近视与远视问题分析
四、软件厂商及代理商转型的必要性
第三节我国主要软件产业基地介绍
一、北京软件产业基地
二、上海软件产业基地
三、大连软件产业基地
四、广州软件产业基地
五、珠海软件产业基地
六、成都软件产业基地
七、西安软件产业基地
八、济南软件产业基地
九、杭州软件产业基地
十、长沙软件产业基地
十一、南京软件产业基地
十二、深圳软件产业基地
十三、福州软件园介绍
第五章中国软件服务市场分析
第一节2007年软件外包市场发展分析
一、软件外包定义
二、线上软件外包发展分析
三、软件外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中国软件外包企业的突围之路
五、2007年离岸软件外包市场分析
六、未来5年软件外包市场新趋势
第二节2007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市场分析
一、软件运营服务概念、特点及理念
二、2007年全球运营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三、SAAS与传统软件销售形势区别
四、软件运营服务的产业链与生态系统
五、软件运营服务的发展新趋势分析
第三节2007年软件测试市场发展分析
一、软件测试的科学和艺术
二、2007年软件测试人员现状
三、软件测试设计及管理分析
第六章管理软件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
一、管理软件市场呈现两大特征分析
二、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分析
三、2008年管理软件的需求及远景分析
四、2007年资产管理软件市场发展焦点
五、2007年国产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中国管理软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一、管理软件在石油行业中应用
二、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
三、预算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服装行业ERP管理软件分析
第三节中国管理软件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管理软件在深度竞争中制胜策略
二、传统管理软件的SaaS发展战略
第四节ERP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2011年ERP市场规模预测
二、ERP与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对比
三、化工企业ERP应用现状及趋势
第五节SOA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SOA的定义
二、SOA的基本特征
三、SOA的实践分析
四、SOA的蓬勃发展分析
第七章安全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安全软件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产杀毒软件“认证关”分析
二、国产杀毒软件“升级”分析
三、反恶意软件开发分析
第二节杀毒软件新技术发展方向
一、虚拟机技术
二、沙盘仿真技术
三、主动防御技术
四、HIPS具体诠释
五、瑞星杀毒软件2008版亮点
第三节杀毒软件市场竞争分析
一、杀毒软件“免费午餐”模式分析
二、杀毒软件商营销方式分析
三、杀毒软件厂商盈利方式分析
第八章其它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2007年教育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教育软件企业网络化生存分析
二、中国教育软件业的七大现象
第二节2007年办公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国产办公软件自主创新分析
二、托管办公软件服务市场分析
三、各大主流办公软件性能评测
四、办公软件的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2007年开源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全球开源软件现状及趋势
二、开源软件开发和管理模式分析
三、开源软件的盈利模式分析
第四节2007年嵌入式软件开发分析
一、嵌入式软件产业链现状与趋势
二、中国嵌入式软件开发之路分析
三、Giotto软件在嵌入式控制中的应用
四、中国嵌入式软件开发趋势分析
五、广东嵌入式软件产业分析
第五节2007年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我国财务软件开发现状
二、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
三、财务软件新卖点分析
第六节部分软件的市场应用及发展趋势
一、工作流软件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二、物流软件的发展方向与制约因素
三、国内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及评价方法
四、协同软件的发展趋势及应用
第四部分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章软件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2007年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外资软件企业的发展
二、软件市场幷购成风
三、本土软件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应用软件市场竞争现状
一、软件的价格竞争
二、产品同质化的困境
三、软件人才的争夺
四、破坏性创新和差异化转型
五、软件巨头上演强者之争
第三节中国区域市场的竞争
一、北京、广东、上海软件产业比较
二、天津软件外包发展提速
三、大连软件产业带分析
四、南京软件市场展望
五、沈阳软件业的三大特色
第四节软件正盗版的竞争分析
一、中国软件正版化之路
二、软件产业正版与盗版的“较量”
第十章软件优势企业分析
第一节美国微软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拓展中国ERP市场
三、公司全球经营情况
四、公司经营策略分析
第二节甲骨文(Oracle)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动态
三、公司的新融合战略
第三节SAP公司
一、公司简况
二、公司发展状况
三、2007年公司重要业绩
四、公司出击中型市场分析
第四节CA(冠群)公司
一、公司简况
二、公司经营情况
三、公司管道策略
第五节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三、2007年公司业绩
四、2007年公司财务资料
第六节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业务发展方向
三、2007年公司业绩
四、2007年公司财务资料
第七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动态
三、公司现象解读
第八节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二、2007年公司业绩
三、2007年公司财务资料
第九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7年公司业绩
三、2007年公司财务资料
四、公司海外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节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公司绿色IT之路
三、公司SaaS计划分析
第十一节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况
二、2007公司经营情况
三、2007公司财务资料
第五部分行业趋势及策略
第十一章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软件市场的六大趋势
二、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预测
三、2010年中国软件运营服务规模预测
第二节软件开发的未来发展分析
一、“瀑布模型”开发分析
二、未来软件开发的改变
第三节2008年软件企业及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企业软件架构的发展趋势
二、BI与其它软件融合用趋势
三、反垄断的“全球化”趋势
四、软件产业的幷购趋势
五、未来十年软件业的博弈预测
第十二章软件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软件企业成长的自主创新战略
一、自主创新对软件企业成长的作用
二、软件企业成长各阶段的创新需求分析
三、软件企业成长阶段的自主创新战略定位
第二节软件企业的融资策略分析
一、融资管道的选择
二、融资时机的选择
三、融资地点的选择
四、吸引投资者的青睐
第三节软件市场营销及知识产权策略
一、共享软件的开发和营销策略
二、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策略
三、软件业的信息化服务策略
第四节2008年软件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软件行业投资进入壁垒
二、软件行业投资风险性
三、软件行业投资盈利性
四、软件行业投资成长性
附表
表2.1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22007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表2.32007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2.4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表2.52007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2.6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表3.1主要电信能力指标增长情况
表4.1两种不同方向的企业国际化进程
表7.1四大杀毒软件2007版主要性能对比
表8.1与操作系统的关系
表8.2与微软Office产品的兼容性以及操作习惯的一致性
表8.3文档格式编辑功能
表8.4常用办公功能
表8.5其他功能对比
表8.6开源软件与封闭软件开发模式比较
表8.72007-2011年中国嵌入式软件市场规模预测
表10.12007年浙大网新主营业务构成
表10.22007年浙大网新简要财务指标
表10.32006年浙大网新简要财务指标
表10.42007年用友软件主营业务构成
表10.52007年用友软件简要财务指标
表10.62006年用友软件简要财务指标
表10.72007年中国软件主营业务构成
表10.82007年中国软件简要财务指标
表10.92006年中国软件简要财务指标
表10.102007年中兴通讯主营业务构成
表10.112007年中兴通讯简要财务指标
表10.122006年中兴通讯简要财务指标
表10.132007年南京熊猫主营业务构成
表10.142007年南京熊猫简要财务指标
表10.152006年南京熊猫简要财务指标
表12.1各创新活动的主题核心和追求目标
附图
图1.1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图1.2软件产业的价值链
图1.3软件产品制造业的价值链
图2.12003-2007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图2.22003-20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2.32003年-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2.42003-200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2.52003-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3.12003-2007网民数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3.22004年以来各月互联网拨号、宽带接入用户净增比较
图3.32007年笔记本市场品牌竞争力排名
图4.12007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份额分布
图4.2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份额分布
图4.32007中国系统集成市场份额分布
图4.42001-2008年4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亿元)及增长率
图4.52001-2008年4月中国软件产业收入(亿元)及增长率
图4.62001-2008年4月中国软件产业收入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
图4.72008年1-4月软件业各项业务收入的比重
图4.82008年1-4月中国各地区软件产业收入的比重
图4.92008年1-4月软件产业出口(亿美元)及增长率
图5.1软件测试人员所在公司的行业分布
图5.2软件测试人员所在公司的性质
图5.3软件测试人员所在公司专职测试人员规模
图5.4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掌握的软件开发语言
图5.5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掌握的数据库知识
图5.6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掌握的网络分析工具
图5.7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从事的测试工作类型
图5.8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最常用的测试工具
图5.9软件测试从业人员关心的行业业务知识
图8.1嵌入式软件产业链结构
图8.2基于Giotto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图
图8.3时序图
图8.42一自主小车系统的状态行为
图8.5自主小车模式转换时序图
图11.12001-2005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
图11.22006-2010年中国软件市场规模预测

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