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 艾凯咨询集团对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行业公开信息;
  • 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报告简介:

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战略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8)
〖 描 述 〗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比例高。近几年农业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125亿美元,占世界平均每年损失(500亿美元左右)的1/4左右。从国内来看,我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频繁而巨大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农产品供给的减少,而且造成了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的破坏。2004年,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1590万亩,成灾面积6280万亩,受灾人口1.1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2008年初的雪灾,导致电力瘫痪、高速公路和铁路中断,引起世人震惊,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损失至今尚未统计公布,但是肯定不会小。广大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脆弱,急需提供风险保障。商业性农业保险模式并不适应农业保险的特点。原因是:第一,商业保险的高收费与农民的低收入存在矛盾,农民没有交费能力;第二,农业保险存在高风险率、高费用率、高赔付率的特征,追逐利益的商业性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规避也就不难理解。因此,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使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农业保险缺乏竞争性,存在非排他性和利益外溢现象。正因为此,对农业保险采取商业性经营模式会导致市场失灵。为了改变农业保险落后的局面,近年来我国逐步组建了一些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试点工作。2004年,保监会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分别批设了安信、安华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等3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险公司;在江苏、四川、辽宁、新疆等省(自治区),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开展了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发了多种农业保险品种。然而,以上措施收效并不明显。2006年,尽管全国农险保费收入达8.5亿元,较2005年增长16.2%,但在总保费中的占比仅为0.15%,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贡献仍然微不足道。

〖 目 录 〗

1.前言
1.1数据来源
1.2分析数据来源
2.报告研究的支撑理论
2.1关于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2.1.1农业保险的界定及特点
2.1.2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理论综述
2.1.3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经济学分析
2.2关于企业战略的理论综述
3.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分析
3.1相关数据分析
3.2发展现状分析
3.3试点现状分析及其经验总结
4.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分析
4.1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4.2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4.2.1宏观环境分析
4.2.2中观环境分析
4.2.3微观环境分析
4.3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保费收入问题分析
4.3.2经营成本问题分析
4.3.3执行力问题分析
5.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5.1经营模式与经营管理
5.1.1保费筹集模式分析
5.1.2人力资源管理
5.1.3产品开发管理
5.1.4预算管理
5.1.5营销管理
5.2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战略系统分析
5.2.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系统
5.2.2产品开发管理战略系统
5.2.3预算管理战略系统
5.2.4营销管理战略系统
6.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6.1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6.2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6.3发展战略管理分析
6.4战略实施分析
6.5战略实施中的综合协调问题
6.5.1规划的制定
6.5.2组织架构
6.5.3工作策略与考核方法
6.5.4基础建设与正规化建设
6.6短期计划与战略的一致性
6.6.1销售渠道与销售队伍
6.6.2搞好乡镇网点建设
6.6.3营业模式创新
6.6.4客户服务
7.结论

农业